244529424976683.jpg

受到高齡化以及少子化現象影響,小家庭居住型態越來越多,2房型住宅產品需求升溫。房仲業者根據實價揭露資料統計發現,雖然近兩年台北市主要以電梯住宅類3房交易比重最高,今年仍占37%居冠,但比重已較2017年減少4%,而套房與2房的交易比重今年合計為47%,則比2017年增加4個百分點。

台北市少子化現象蔓延 2房產品需求升溫

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,台北市平均每戶人口數持續下降,從2007年第4季每戶2.79人,降至2018年第2季每戶2.54人,高齡化以及少子化現象影響,小家庭居住型態越來越多,2房內住宅產品需求增加,加上購屋總價相對低,負擔房貸也較輕鬆,因此,有不少父母幫助子女添購小宅,以長期置產的概念幫下一代做理財規劃。

統計台北市近2年各房型交易,3房仍是住宅交易的主流,從交易量比重來看,三房佔37%居冠,但比重已較2017年漸少4%,其次為2房佔24%、套房交易佔23%,2房與套房比重比2017年增加1%至3%,4房交易佔16%,則與2017年相當,顯示電梯住宅房型的需求大致穩定,而2房與套房的小宅需求有增加。

電梯住宅與公寓價格差距大 民眾難以抉擇

觀察近一年台北市電梯住宅與公寓各房型的平均總價,業者分析說明,以主力3房平均總價來看,電梯住宅比公寓貴,同樣在市中心區,電梯住宅平均總價約2797萬元,公寓約1671萬元,電梯總價是公寓的1.7倍;而市郊區部分,電梯住宅平均總價約2426萬元,公寓約1253萬元,電梯總價是公寓的1.9倍,兩者價差甚巨。

隨著台灣邁進老齡化社會,有沒有電梯,逐漸成為民眾購屋重點考慮因素之一,要坪數還是要方便,讓民眾難以抉擇。對此,業者分析指出,對於有意購屋的民眾來說,若是發現電梯住宅價格超出購屋預算,不妨參考公寓型產品,尤其在北市郊區甚至能以電梯住宅將近一半的價格購置,先從有房到好房,逐步購入最適合自己的房子。

自住買方實力有限 總價仍是購屋最終關鍵

台北市房價難得下修,但因自住型買方的購屋實力有限,因此多傾向購買30坪以內總價較低的物件,不管是電梯住宅還是公寓,4房以上產品成交占比都不高,顯見總價仍是購屋最終關鍵,房價符合區域行情者,才能受購屋者青睞,像是中山區低總價、小坪數物件最多,內湖與文山區房價較蛋黃區實惠,因此名列近年交易熱區。

arrow
arrow

    家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